讲座题目: 基因编码化学探针探测神经受体 Genetically encoding chemical probes in neuronal receptors
主讲人: 叶世欣,法国国家医学与健康天美/法国巴黎高等师范学校生物所终身研究员
主持人:李大力 研究员
开始时间: 2015-4-29 13:30
讲座地址: 闵行生科院534报告厅
主办单位: 天美娱乐 科技处
报告人简介:叶世欣博士,2011年起至今任法国国家医学与健康天美,法国巴黎高等师范学校生物所终身研究员。叶世欣博士本科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系,之后获得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化学博士学位,曾在著名的Rockefeller University从事博士后研究,是利用非天然氨基酸定点突变研究膜蛋白机理的专家🖤,已在Nature, Nature Chemical Biology, and 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等国际一流期刊发表近10多篇学术文章,多次应邀出席国际会议。近期获得法国国家科学基金会青年科学家等科研项目资助。
叶世欣博士所在的课题组利用多种分子生物学与生物物理相结合的方法如三维结构模型、生化交联🧝🏽♀️、原子显微镜和电生理记录等,旨在破译谷氨酸受体的分子结构与运作方式。首次将非天然氨基酸定点突变技术运用到爪蟾卵母细胞中,使其课题组成为唯一能够以结合非天然氨基酸定点突变来研究配体门控离子通道的科学小组,并与法国🐦🔥、美国、英国、匈牙利的多所大学有着长期的交流合作🖐。
报告摘要:脑中枢神经信号传导受膜蛋白质调控。由于缺乏直接标记蛋白质的有效分子工具,了解某种特定膜蛋白对信号的调控机理是具有挑战性的。利用拓展基因编码(genetic code expansion)在蛋白质特定位点引入非天然氨基酸(unnatural amino acids, UAA) 是一个新兴的交叉技术。利用该技术😧,多种具有的独特理化性质的UAA 被成功地嵌入到蛋白质中🙇⇾,从而赋予天然蛋白质独特的新性能。本报告将重点介绍在神经受体膜蛋白中的两项应用工作: 1) 在视紫红质受体(rhodopsin)中定点插入叠氮酪氨酸(p-azido-L-phenylalanine, AzF)来研究其感光构象变化。AzF 是目前为止最小的红外线探针🧑🏼🎄。2)利用AzF的紫外光敏性质, 来观察紫外光照对特异性引入AzF的NMDA受体活性的调控。这些方法的建立📨,不仅是在蛋白质技术上取得重要突破,还能够引申到许多其他的膜受体的研究,能促进系统地了解受体的结构以及它们的生理功能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