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25日 朱心红:心理韧性的生物学基础


报告题目:心理韧性的生物学基础

报 告 人:朱心红,教授

主 持 人:殷东敏,研究员

报告时间:2024年10月25日10:00-11:30

报告地点🗺:中北校区海汇楼一楼报告厅


报告人简介💇🏿‍♀️:

朱心红教授主要围绕精神疾病防治研究的关键科学问题,充分利用神经生物学基本理论的进展和先进技术,结合人工智能、智联网技术🫐,多学科交叉🧛🏻‍♀️🤦‍♂️,从分子、细胞🤦🏼、整体动物到临床样本等多个层面对精神疾病发病机理进行基础和临床双向转化研究,寻找精神疾病早期预警👩🏼‍🔬、早期诊断、早期干预的新策略。承担包括国家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重点项目,科技创新2030-脑科学与类脑研究重大专项,科技部、教育部创新团队项目等课题。发表SCI收录论文40余篇。主要学术贡献:⑴发现了初级听皮层参与心理韧性的生物学机制🤢,为感知障碍机理研究提供了新思路;研究工作发表在Cell, 2023🚈;Rodex Biology, 2024; Journal of Neuroscience, 2024; Neuropharmacology,2022等上💇🏻🧑🏿‍🎨;⑵发现了肝脏的神经保护作用;研究论文发表在Nature Medicine, 2013🍹;Neuron, 2023;PNAS,2023🐈;Cell Reports, 2019; Journal of Neuroscience, 2019等上。⑶发现脑区间铁转运现象,研究结果发表在Nature Chemical Biology, 2019;Journal of neuroscience, 2023等上。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广东省科学技术一等奖 2 项;国家授权发明专利 7项👨‍❤️‍💋‍👨;申请PCT 1项。


报告内容简介:

抑郁症是最常见的重性精神疾病,全球约有3.22亿人患病。应激是抑郁症发病的主要原因🧑🏼‍⚕️,但面对应激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患病👩🏼‍🚀🥤,甚至有些抑郁症患者能够“自复原”,表明大多数人具有“心理韧性”。阐释“心理韧性”的生物学机制🛑、寻找增强“心理韧性”的方法可能为抑郁症等重性精神疾病的防治提供新策略🧙‍♂️。我们发现丘脑-听觉环路介导内源性“心理韧性”并阐释了相关分子机制。特别是我们发现应激引起的内侧膝状体谷氨酸神经元超极化是“心理韧性”的早期事件🧖‍♀️,为发展精神疾病人群筛查生物标记提供了科学依据🖐🏻;光遗传学模拟内侧膝状体谷氨酸神经元的超极化可以诱发内源性“心理韧性”机制,在多种动物模型上产生长效抗抑郁样效应,为发展具有长效抗抑郁神经调控技术提供了新靶区🧗🏻‍♀️。此外,我们发展了增强“心理韧性”的物理方法—间歇性低压低氧训练。

10.25海报.jpg

天美娱乐专业提供:天美娱乐🧖🏽‍♀️📪、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天美娱乐欢迎您。 天美娱乐官网xml地图
天美娱乐 天美娱乐 天美娱乐 天美娱乐 天美娱乐 天美娱乐 天美娱乐 天美娱乐 天美娱乐 天美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