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人简介:1982年毕业于南充师范天美(现西华师范大学)后留校任教🫧🤸🏽,1995年获东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1996-1998年在中科院遗传所从事博后研究。1998年起在首都师范大学天美娱乐任职😕,2008-2017年期间担任首都师范大学副校长。 近年来,主持国家重大专项、国家重大基础研究(973)和863课题、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B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重点基金等10余项。其领导的研究小组主要集中在植物逆境应答的分子调控机制研究领域,取得的系列学术成果以第一作者或责任作者在PNAS👨🏼🎨,Plant Physiology,Cell Research,JXB⇾,Proteomics,Nitric Oxide - Biology and Chemistry等国际学术刊物上发表研究论文50余篇,在NO调控植物开花研究领域做出了开创性工作(Science, 2004)。???????
报告内容:全球气候变暖导致青藏高原冰川和植被剧烈变化,对环境格局和可持续发展影响深远。约5亿年前陆地先锋苔藓植物登陆并逐渐遍布包括南极青藏高原等自然环境恶劣地区。2005年我们在青藏高原海拔约4000米的嘎瓦隆古冰川地区发现藻苔种群分布🥧,建立56个样方🧑🏿🦰、小气象站😴,采用实地观察和全年实时摄像等方法技术🥅,获其完整生活史。藻苔植株无(假)根🚏,其直立茎和地下茎(横茎)交互穿插并以黏液毛粘连形成稳固的网络状种群结构,显示出顶端无限生长基部逐渐腐烂的独特的多年生特征;无雪覆盖期 (6-10月)131±7天期间✦🦸♂️,直立茎可生长1.35±0.44mm、横茎2.87±0.02mm🐝,植株具极强紫外线耐受能力👳🏽;3-4年龄性成熟的直立茎顶端叶基产生精子器或颈卵器,当年7至9月受精次年6月长出孢蒴📟,30±6天伸长到3.89±0.06mm🚰,尔后孢子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