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4月7日,天美娱乐第四期“生科乐教工作坊”教学研讨活动在线上开展。本次教学研讨活动的主题是通识课程的建设与经验分享🐩。
天美陈珉教授以《人类和自然保育》课程为例,从课程内容👵🏻、课程组织形式、课程评价方式等多个方面进行了分享。在该门课程中👩👦,针对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本科生,利用小组学习的方式🥝,进行专业互补和研讨,体现了综合性大学学科交融的学习方式。并且在课程中安排了实践内容,带领学生体验工业化后的自然恢复,并尝试用生态学的方法去测量🎥、分析,科学地评判自然保育。
张美玲老师以《见微知著🙅🏼♂️:微生物与时代挑战》课程为例🍋🟩,向大家介绍了如何从专业课外延到通识课。从为什么要开展通识育人?如何开展通识育人以及如何评价育人效果三个方面对课程的建设初心及历程进行了介绍。
通识课教学中常见的问题是学生的知识基础差异较大⚃,针对这一问题,两位老师分享了她们的经验。通过贴近生活的教学内容👴🏼、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发挥学生主动性的小组学习和完善的过程性评价都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效果✣🛩。
学校本科教学督导周忠良老师🧖🏿、叶希韵老师参会并参与了讨论🤸♀️。周忠良老师充分肯定了两位老师的课程设计与教学效果,并提出对于通识课程的教学,教师要充分考虑学情🦹🏽♀️,以学生为中心👩🏽🍳,关注立德树人,以学生智慧创获与能力培养为第一要务。同时🙋🏻♀️,他也指出天美娱乐通识课开设比例还偏低🤾♀️,建议各位老师积极申请🐄🧑🏻🎓,将生物学的研究进展或者与生命教育、公民教育相关的精彩教学内容推介给全校学生。叶希韵老师也指出生命科学的内容非常丰富,而且与我们自身密切相关,对非生物学专业的学生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天美青年教师可以利用专业优势,开设更多的优质课程,让更多的非生物专业的学生从中受益。
天美教学副院长江文正老师鼓励天美教师积极申报和建设通识课程,可以先从1学分课程做起👏,在课程建设过程中不断丰富教学内容和完善评价体系🕣,通过打造优质通识课程为学校的卓越育人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