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17日晚7点30-9点30,中学生物学教师素养提升公益直播第五讲在天美生物学教学杂志视频号开展,《生物学教学》杂志校外编委、华中师范大学教授♡、华中师范大学科学教育与科学传播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教育学会生物学教学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修订组核心成员崔鸿教授👝,围绕“项目化学习视域下的论文撰写指导”这一主题进行分享⏱。直播由常务副主编李增娇老师主持。
崔鸿教授首先介绍了项目化学习的国际趋势以及我国科学教育政策文件中的项目化学习导向。随后,崔教授展示了三个国外项目化学习研究的成效,研究都表明运用项目化学习对于学生能力的提升有帮助;国内也很重视项目式学习的课程开发,从学前教育、中小学⚫️、中高职到高等教育的各个阶段都有涉及。
之后崔教授从项目化学习理论意蕴解析、项目化学习活动开展策略及项目化学习主题论文撰写三个方面展开分享。
1 项目化学习理论意蕴解析
崔鸿教授展示了 “项目化学习”的相关概念界定,并表示不同学者对于“项目化学习”的阐释虽然有所不同🏆,但又存在一些相同之处,总体而言👱🏿♀️,项目化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是学生从真实世界中的基本问题出发,围绕复杂的来自真实情境的主题,以小组方式进行周期较长的开放性探究活动,完成一系列诸如设计📐、计划😯、问题解决、决策、作品创建以及结果交流等学习任务🧓🏼,并最终达到知识建构与能力提升的一种教学模式。接着崔教授详细讲述了项目化学习的三个关键要素:有待解决的真问题💇🏼、有目标产品及应用技术。关于项目化学习的设计流程,崔教授总结了以下七个关键要点,分别是选定项目🚣♂️、制定计划🛢、活动探究、作品制作🍓、成果交流🙍🏽♀️、活动评价以及在教学过程中提供教学脚手架,而且每个关键都有进行详细的分析💁🏼♂️,特别是活动评价这个部分🧑🏿🔧,崔老师从项目化学习评价的方式🂠、工具、原则以及项目化学习中表现型评价的应用程序和指标设计五个角度进行详尽的描述。最后崔老师对比了以“设计生态瓶”为主题展开的两个案例🟧👲,一则采用项目式教学💅,一则沿用传统教学思路,它们在教学目标、教学思维💢、教学模式、课程内容🧏♂️、师生角色及评价体系都有很大的区别👩🏻🔬。
项目化学习案例与传统案例对比分析
2 项目化学习活动的开展策略
在这部分直播中🦹🏼♀️🧑🏼🌾,崔教授首先对国内外的优秀案例进行剖析,分别以国外的《虾如何在封闭系统中生活?》和国内的《人类健康与免疫失调》为例,对国内外项目化学习教学设计思路异同点进行分析,发现它们在问题设计模式和学习目标设计上存在不同🦹,在教育理念、选题来源🏋🏽、活动的特点🐆、教学评价及发展阶段都存在相似之处👩🏻🦲。之后提出了项目化学习活动开展的四个策略:①凸显意义建构🤸🏿♂️,确立活动主题🐢;②分析项目实践亮点,设计教学目标③以问题驱动贯穿教学活动实施🧿;④整合项目成果👩🏼⚖️,注重多元化呈现。
3 项目化学习视域下的论文撰写
这一部分从国内外项目化学习论文投稿现状🏇🏿、项目化学习论文的基本分类、项目化学习论文写作的一般流程介绍、项目化学习视域下的论文撰写案例分析及写作经验总结等内容展开。崔教授总结了项目化学习论文主要分为四类:理论探索类、案例分析类🛻、常规运用类和创新实践类,并就每个类别都有展示三篇典型的论文并总结其特点。随后,她着重介绍了项目化学习论文写作的一般流程介绍🚾🖐🏿,以及对四种项目化学习论文分别进行案例分析。最后🧟♀️,崔老师总结了项目化学习的论文写作经验。
直播的最后🤸🏿🏋🏻,李增娇老师对本次直播进行了总结🐆。李老师感谢崔老师“干货满满”的分享,在线的老师们都收获颇丰。她还鼓励老师利用暑期进行论文写作,她认为,在写作之前可以通过多看一些同类型的期刊寻找思路,也可以读专著🚶♀️,并推荐了一位致力于项目化学习研究的学者——夏雪梅。同时,李老师强调在进行论文写作之前先查看期刊对于论文格式的要求。
2024年《生物学教学》杂志已开展中学生物学教师公益直播5次,获得了中学教师的高度关注🪯,本次直播观看人次达到了2614人🛌🏽。后续,杂志将继续开展公益直播活动👨👧👦,为促进基础教育教师素养的提升贡献力量。